近年来,长沙市第三医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以制度建设和学习教育为“主抓手”,通过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完善廉洁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为适应新形势下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需要,医院通过完善相应的配套和细化措施,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三甲复评审工作,对制度进行再梳理。2023年底,借助医院三甲复评审契机,围绕党的建设、行政管理、医疗安全、护理质量等核心工作指标,开展了岗位职责再清理、事权范围再梳理、权力流程再整理。二是结合两个集中整治,对制度进行再完善。按照“消除盲区、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的思路,集中开展制度再建,强化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控权,用制度理财,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建立到哪里。今年,医院先后新增或修订了招采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管理、人员调配、学术授课、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制度20余项。三是结合重点领域,对制度进行再修订。今年以来,医院以风险排查为重点,以制度流程为关键,重点针对岗位职责和权力运行,对医院预算收支、采购业务、资产控制、合同控制、医联体控制等10个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相互制约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坚持严的基调,促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有序化、规范化
医院纪委始终坚持把严的基调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监督全过程,做到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形成监督全覆盖。一是在物资采购方面,严格规范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有记录可查。设备采购必须结合科室业务发展、医院预算提出需求,设备部将参数提交装备委员会论证后,再上会报批,采购部拟定招标文件经有关会议讨论通过,再组织实施采购,法务部负责合同审核备案,财务部负责资金审核付款,监审部则全程跟踪监管,尽可能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二是在设备管理方面,医院运用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SPD),通过系统对耗材的来源、去向、赋码、效期等情况进行精准追溯,实现对耗材品类统一的闭环管理。今年下半年,医院对所有医疗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通过维修、科室间调配以及科室共享等各种方式,提高了医疗设备使用率;三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医院全面启用合同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合同从录入到履约完成归档均在信息系统中完成,改变了以往多级手工台账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合同从准备到归档全过程痕迹化、一体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同时,新合同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互联,将支出的管理关口前移至合同环节,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监控提示,为合同规范履行提供了信息化保障;四是在作风建设方面,今年下半年,医院组织开展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聚力量、达目标、优服务、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围绕如何增强卓越服务意识、提升个人服务水平,优化门急诊就医流程以及改善就医环节进行充分讨论,凝聚思想共识,形成了一批切实可行的为民举措。今年以来,共收到感谢信111封,锦旗169面,在第三方测评中患者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医院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注重警示教育,促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正常化、常态化
一是加强纪法学习。医院作为卫健系统“医法直通车”活动的牵头单位,邀请医疗法律专业人士解读医疗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并赠送《医疗法律法规全书》。同时将法纪教育融入新进员工入职培训、中层干部在职培训等各环节,以多样化形式增强教育效果,让广大干部职工知法懂法,更遵法守法。二是强化以案促改。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收集整理发生在医院内外的真实案例,让全院干部职工从这些鲜活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到长沙监狱、望城廉政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违法犯罪的后果,提升自身廉洁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建强教育阵地。结合清廉医院建设,医院开设了党员活动室、廉政文化墙、清廉苑等教育阵地,并制作了一批警示教育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多种途径及时推送相关内容,做到了“一周一提醒、一月一警示”,营造出“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