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殷亚民严重违纪违法案。殷亚民因贪腐自食恶果,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取消退休待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
殷亚民从一名采购员成长为领导干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然而,随着职务的升迁,面对追捧和奉承,殷亚民逐渐变得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他肆无忌惮地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违规帮助商人老板承接众多项目。在与商人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殷亚民甚至把与他们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伴生”和“寄生”关系,最终导致所在的重点国有企业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纵观殷亚民案,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纪法意识淡漠、缺乏敬畏之心。出身军人家庭的殷亚民,本应传承红色基因,廉洁修身,可他却欲壑难填、丧失道德操守,继而独断专行、擅权妄为,他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牟利的工具,甚至还纵容妻子和儿子借机贪财敛财,终究落得个害其自身、祸及家人、殃及社会的可悲下场,也再次验证了那句古训:“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从政之道,把修身作为人生必答题,坚持修德、修心、修行并重,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
一要勤于修德。古语云:“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德乃立身之本,也是从政之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志于道,据于德”,自古就有八德之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周礼》中又有六德之说:知、仁、圣、义、忠、和。然无论是八德还是六德,都强调要做到心正、行正。《管子》有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意思是自身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物所诱惑。因此,共产党人修德,就是要修炼为官之德,始终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要勤于修心。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辙《上皇帝书》有云:“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展现了古人修养心性、抵制欲望的定力和智慧。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中国古代一系列思想范畴:情、性、志、意、思、感、想、悟等等,都由“心”衍生,与“心”息息相关。只有当心“净”下来,才能知敬畏、存自律、守定力,不受他人左右,不为外物所惑。“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修身的根本在于修心,共产党人修心,就是要强化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忠诚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
三要勤于修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员干部修德与修心的落脚点都在于修行,他们的一切修炼最终都得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干事创业中。修行,就是要将“严”“实”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遵守行为准则,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修行就是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坚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确保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多谋发展之道、多兴为民之举,努力造福一方百姓。(浏阳市交建投监事长 罗其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