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不单单是家人围坐、共享团圆的温馨时刻,更是传承文化、延续精神的关键契机。在这满溢着喜庆与希望的节日里,每一项习俗、每一道美食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寓意。
今年,操办年夜饭的重责落在了我和爱人肩头。尽管早早便开始用心筹备,却依旧显得有些慌乱。父亲打来电话,询问年夜饭的准备情形,除了必备的鸡鸭鱼肉等大菜,还特意叮嘱道:“切不可忘了买芥菜,年夜饭定然要有它!”
挂掉电话,我赶忙向爱人询问原由。原来,于老长沙人的传统之中,芥菜乃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芥菜从头采摘,意味着新的开端,其青白色相间的模样,象征着清清白白做人。每逢过年,长辈都会给小辈的碗里夹上芥菜,叮嘱着:“吃芥菜,来年要清清白白做人。”这看似平凡的习俗,实则承载着家族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与恳切教诲。
除夕当日,我效仿着长辈的样子,在厨房中认真清洗芥菜。芥菜的根部沾满了泥土,需要一根根细致地剥开、洗净。这一过程,令我不禁联想起做人的道理。正如《爱莲说》中所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廉之人应似生长于淤泥却依然纯净的莲花,于繁杂的世界里坚守本心。芥菜虽扎根于泥土,却能在洗净后以纯净之态展现,警示我们即便置身尘世,也应当维持内心的清正廉洁。一旦沾染上污点,便难以洗刷干净,最终或许会走向如同青菜腐烂般的结局。
在厨房的烟火氤氲中,所有的菜肴于锅中翻腾、炖煮,散发着缕缕清香。当热气腾腾的菜品被端上餐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大鱼大肉,将第一口留给了芥菜。入口时,芥菜的味道微微发苦,可细细品味,我却尝出了其中蕴含的深远意义。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现今,2025年蛇年乃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头一年。在这特殊的时刻,我愈发深切地领悟到,每一代人皆有自身的坚守。那些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皆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让“廉”味与“年”味相互交融,愈发浓郁;让清廉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萌芽;让这股清正之风,伴随浓浓的年味,吹入每一个家庭,传承不止。(芙蓉区定王台街道藩后街社区 王曼玲)